
江夏堂是流傳最廣的一個黃姓堂號。北宋詩人黃庭堅修建的黃氏宗祠就號“江夏堂”。江夏堂源於江夏郡。因為它是世襲的郡望,顯而易見,這有發揚吉祥,茁壯温牀的含義在內。從週末的黃石公開始,傳過名列二十四孝的漢代名士黃香,以及漢末的名臣黃琬,—連五十多代,前後一千五六百年間,黃氏的早期先祖,都繁衍於江夏安陸,在此奠定了這個家族的前世基業。日益繁盛的黃姓苗裔,也以江夏為中心。謹記老家所在,自然思念,殷切世代相傳,飲水思源,不忘根本。所以族人多以“江夏堂”為家族的標誌。黃姓迅速發展和空前繁榮的時期,據《黃氏淵源》載,宋代,軍城黃氏初祖黃中庸其先江夏人也,官至太常寺卿、侍中兼樞密院副使,曾孫平海軍節度判官副都統黃府(附閩台金墩黃氏總始祖陵園圖),其玄孫翰林院館閣校勘黃安石重修《江夏軍城黃氏家譜》,呈奏皇帝,得到了“軍城黃氏,忠孝兩全(唐忠臣黃碣宋孝子黃廓),江夏無雙,四代聯登,簪纓世濟,積學多才”的御批。有珍貴的涉台文物史蹟:宋光祿大夫太師金墩黃府陵墓(即閩省長黃小晶先祖太師黃府陵)位於莆田市城廂區龍橋詩山南麓,涉台文物:清枱灣知府黃辰明(莆田黃石金墩大保房)、清巡台御史黃叔璥(黃石沙堤房)、清枱灣知府黃立本(晉江潘湖湖口房)、清翰林黃彥鴻(福州候官金墩房)等四位涉台人物。龍橋詩山黃府陵主後人有台灣國民黨中常委黃哲真;晉江潘湖籍印尼針記黃渭源子黃輝聰黃輝祥、黃進鼙孫總統助理國務部長黃自達、新加坡總統黃金輝、菲律賓原總統辦公廳主任兼農業部長黃嚴輝;閩省長黃小晶、原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黃松祿。宋代還有莆陽黃巷遷潮始祖黃詹(一名黃汝詹),子孫散處廣東各地,居潮州者為多,後發展成為廣東大姓。

.jpg)